總幹事的話

「和為貴」思想與堂會人事衝突

 

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但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雅各書 1:19)

受到儒家「和為貴」思想影響,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有力求「和諧」的意願。每當堂會出現衝突時,我們仍想努力維持表面上的平穩,但這實際上卻是有意逃避衝突,而非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I. 為何出現衝突

因我們心裏認為人際衝突是不體面的事,我們也害怕衝突會令日後相處更困難。故此,總會把問題壓下去,想令大家感到舒坦,但此舉只會令問題變得更嚴重。故此我們實在應該看清楚什麼才是引起衝突的原因;

1.因誤解而生的衝突 – 因誤解而產生的問題實在不少,但最困難還是那些口是心非、隱藏而未被說出口的要求。就像電視劇中那些幾房人在大宅院內常有的勾心鬥角場境;就是「所說的不是想要表達的」,心裏只是想混淆視聽的話。還有就是「聽到的不是所說要的」,就是那些充滿偏見並對衝突自說自話的解說、及只按自我意願重構的故事。此類衝突往往因溝通不足引起,當然也要用澄清、對話等手段化解。

2.因利益而生的衝突 – 人際衝突常因着不同的利益目標而生,而且這些利益也常看似無法共存。故這類衝突常因為「誰能獲得更多」或「資源如何有利分配」等要求而惡化。但衝突只要尚未加劇至關係出現仇恨(即『不問原因只問立場』地完全『意氣用事』),通常也可能通過協商與妥協來化解。

3.因個人價值觀而生的衝突:可能是由一件小事如一次會議爭執、一句無心之語開始。但真正造成傷害的,是我們不顧一切地堅持心中要求,甚至認為這是對自我價值的捍衛。此類衝突往往因涉及世界觀差距,往往比較難以調和,需以深層對話等方式逐步拆解。

4.因個人關係而生的衝突:這是最「棘手」的,往往因個人尊嚴而形成私人恩怨。若處理不當極易演變為團體內耗,阻礙堂會成長和發展。很多時候就需要專業調解介入才可能有出路。

上述的四類衝突,不時也會於堂會中出現,如沒有及時優先處理,則最難解決的關係衝突也必然遲早出現。

II. 力爭輸贏,不如釐清重點

面對衝突時,我們應以合宜的情緒管理為起點。嘗試了解自己為何出現此情緒反應?為何會被觸發?我的根本利益及底線是什麼?我是否誤解了對方的意圖?怎樣才有雙贏方案?唯有除去了個人憤怒情緒的討論,才能叫人容易看見事情真相,正如箴15:1節 「 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

III. 衝突也是新的契機

改善人際衝突需要多一點互相的理解,人際關係中的摩擦,首要的往往不是要找出誰錯了而是防止因彼此行為互動產生不良的影響,就是按我們本能地出現的惡性循環──「你做初一,我做十五」。這就是一看見任何疑似不友善行為,便不問原由地全力防衛。要真心想打破這個死循環,實需要雙方願意做出正面善意的回應,才可能出現人際關係的改變。

當然我們少不免因「和為貴」的影響,做事時多偏向「遷就」與「妥協」──尤其在我在意關係的情況下,常常選擇「讓一步算了」。但長期下來,這樣的讓步反而讓我累積了許多委屈與不滿,在將來可能引起更大的問題。我們要常常記起合作共贏才是出路。當然此事需耗費時間和存有彼此擁抱開放心態才可成事。

IV. 教牧與長執最常見的衝突

堂會內的衝突常常因為職事、角色不同而生,如長執沒有尊重牧者屬靈帶領的角色,只以僱主的角度看堂會管理問題。當然,以上的關係也可能以相反的情況出現,就是教牧選取獨裁者的角色及只作順民的執事出現於堂會之內。其實,上述兩者也不理想,唯有有效溝通、同心同德、齊心仰望神才是堂會牧長合作之出路。

V. 如何防止牧長堂會在合作中產生積怨?

其實堂會內每年事工檢討及同工的職評(Appraisal)對堂會和同工也是有正面義意。如能定期互相評估雙方的期望已否達到,並以文本方式成為每年的記錄。防避執事會會議或會員大會討論堂會事工時,突然出現只按個別人士的感受但不全按已記錄事實的批評。故堂會執事及同工,需定期認真了解會友的要求,並在會員大會中定期記錄在案,以防止「借題發揮」的情況出現。

VI. 衝突中的關鍵溝通技巧

1.重點發問(對事不對人)

衝突中應以開放性問題(如:你最在乎的是什麼?這個方案有哪些利弊?我們該如何改進?)替代閉合式質問。目標是激發合作性思考,澄清彼此心中的動機與顧慮。

2.認真傾聽:

通過傾聽、並複述與確認、善用情感回應,才能消除誤解,提升彼此的信任和尊重。

3.建設性反饋:

積極反饋能化解大多數初露端倪的衝突。協助當事人防止人身攻擊、並實話實說,專注於具體可見行動、提出改進建議,創造正向激勵。

4.從「旁觀者清」尋找出路

衝突有時讓人感到孤單,尤其當你陷入其中、無法逃脫情緒時,更容易陷入「越想越氣」的死胡同。這時身邊不涉事的人所提的意見,可能是溫和有效,能尋見問題出路的方法。

結語

我們應嘗試以不帶批判的提問方式,引導當事人看見盲點。透過他人或第三者真誠的提問,我得以用不同的角度重新審視眼前的困境,進而找到前行的方向。先停下來傾聽,而不是急著防衛,通過提問,而不是定義來看問題。要承認自己也有脆弱,而不是假裝堅強。要勇敢與人連結,也與自己內心對話。衝突,不只是讓人想閃躲的麻煩,而是一種邀請──邀請我們看見自己與他人重新整理關係的機會。

要明白有效的溝通是人際關係中重要的一環,讓你能明白對方的內心世界,也讓你有表達的機會。防止雙方各執一詞的為自己辯解,情緒從吵架開端時的生氣演變成不安與後悔。但要按聖經的教導,追求成長並漸漸理解到自己的不足,追求成為神更合用的器皿。當危機湧現時,更要常常記起雅各書的金句,「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讓這些提醒成為你生命中正面成長的鼓勵,並使衝突變成改善人際關係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