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萬國宣道浸信會家族簡史

「萬國宣道浸信會」(Association of Baptists for World Evangelism, ABWE) 是由湯姆士(Raphael C. Thomas)醫生於1927年創立。湯姆士醫生原本在菲律賓宣教,但所屬的差會因著強調關心肉體先於靈魂,禁止湯姆士醫生在行醫時傳道。他難以接受這個安排,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宣教士,回覆差會說:「我們所看見所聽見的,不能不說。」(徒4:20)
湯姆士醫生辭職後,與幾位心志相同的宣教士,在Marguerite Doane女士家中,創辦了一個差會,推動基要信仰的浸信教會及信徒參與海外宣教工作。由於當時的核心成員,都關懷亞洲的宣教,故取名「東方宣道浸信會」(Association of Baptists for Evangelism in Orient, ABEO),Henry Peabody女士則為ABEO第一任主席;Marguerite Doane女士則領導財務委員會。
那個年代,由於亞洲常有戰事,事工發展不大。至1935年嘉文士(Harold Commons)博士接任為第二任主席,開始拓展亞洲以外的新宣教工埸。當ABEO開展秘魯的宣教工埸,差會的事工也不再限於亞洲區。於1939年,差會便改名為「萬國宣道浸信會」(Association of Baptists for World Evangelism, ABWE),清楚表明差會要向萬國萬民宣揚福音。


  • 萬國宣道浸信會創辦人
    湯姆士醫士

  • 萬國宣道浸信會創辦人
    Marguerite Doane 小姐
  •  
    Marguerite Doane 小姐的家──
    萬國宣道浸信會發源地

萬國宣道浸信會來華初期

白得勝牧師夫婦

於1932年,當時尚未加入萬國宣道浸信會的宣教士白得勝(Victor & Margaret Barnett)牧師夫婦已在雷州半島的雷州城展開工作,1939年因日本侵華轉往當時屬法國租借地的湛江宣教。毛瑾牧師夫婦(Jaymes& Dorothy Morgan)在1938年來到湛江。這兩對宣教士先後於1944年和1945年加入萬國宣道浸信會。1949年,「萬國宣道浸信會」差派謝立德(Frank and Sophia Jenista)牧師夫婦、Louella Loewen姑娘加入此工場。及後,礙於政治形勢,宣教士撤退至香港,在香港觀察著局勢的發展,等待神的引領。

毛瑾牧師夫婦

1951年初,白得勝牧師夫婦來港開展新的工作。他們認為中國政府未有意圖接管香港,和見到成千上萬的難民由內地湧入香港。眼前是個莫大的福音禾場。
在神的奇妙的供應,白牧師在東頭村租到一間小屋開展福音事工,又邀請昔日在湛江一同服事的姊妹協助教會事工。1951年11月「萬國宣道浸信會」在香港的第一間教會成立。該教會於1952年4月有第一屆的浸禮,有7位信徒受浸。1953年宣道浸信會正式立會,當時稱為東頭村浸信會,這名字一直用至1959年年尾。1959年,因著政府的重建與安置計劃,教會搬至黃大仙徙置區第二十四座天台聚會。在同年,毛瑾牧師夫婦也來港接替退休回國的白牧師。

黃大仙徙置區

在1960年代初,隨著教會一間一的建立,在港的宣教士體會到培訓華人領袖的急切需要,遂向「萬國宣道浸信會」推薦委任李威廉牧師建立聖經學院。1966年1月30日,在多方努力下,香港浸信會聖經學院(Hong Kong Baptist Bible Institute),今中國浸信會神學院舉行獻院禮,並由李威廉(William Reid)牧師擔任第一任院長。學院早期有3位講師:李威廉牧師,毛瑾牧師及韓百嘉(Harry Ambacher)牧師,有4位學生。1968年是陶道諾(Don Trott)牧師擔任第二任院長。1969年6月第一屆畢業禮。1970年,由文基信(Carson Fremont)牧師擔任第三屆院長。1973年,學院遷入大角咀自置單位。1975年由韓百嘉牧師任院長,1996年鄭佑生牧師成為院長。至1997年,學院在香港45位校友中,有29位在萬國宣道浸信會之教會事奉或聚會。